評論員 佘宗明
隨著中組部發(fā)布“禁讀令”,近一個月來,各大EMBA班,尤其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長江商學院等知名的EMBA班,已開始出現(xiàn)領導干部退學潮,不少政府官員和國企領導人選擇退學。
如果說中組部相關禁令對國企管理者的規(guī)約仍是“外圍輻射”的話,那么《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guī)范中央企業(yè)負責人履職待遇、業(yè)務支出的意見》,則直接把矛頭對準央企國企負責人的職務消費,它嚴禁用公款支付履行職責以外的應由個人承擔的消費娛樂活動、培訓等各種費用。國資委在解讀該文件時明確指出:國企負責人獲取在職學位,參加MBA、EMBA等課程而產(chǎn)生的費用,今后須由個人承擔。這意味著,國企負責人用公款參加EMBA等培訓,將遭明令禁止。
讓國企負責人們參加培訓以提升其決策管理等能力本來很有必要。但培訓的不可或缺性,不等于它可以脫離制度化約束的框架,尤其是不能讓EMBA之類的天價培訓,淪為公款鍍金的“權力特供”。對國企管理者來說,培訓不應成揮霍公帑、奢侈浪費的“自選動作”,而應秉持需求導向,并廓清附著其上的公私邊界。眼下商業(yè)化EMBA的培訓課程設置多是經(jīng)管類的,其目標人群本也是工商界管理人士,很難說它與國企高管的履職所需沒有契合度,這也為“國企高管成MBA、EMBA主要學習群體”提供了某種合理基礎,但慮及當下EMBA班、商學院們虛假繁榮的泡沫,還有公款應有的指向,讓國企高管們上公費天價培訓班,合理性不免存疑。
首先要看到,時下讀EMBA班已成“燒錢”代名詞。如中歐國際全日制EMBA課程為期18個月,今年學費為58.8萬元,長江商學院則是68.8萬元,清華經(jīng)管學院是56萬元。其性價比值得考量。不少專家指出,EMBA收費昂貴,未必是兜售的知識產(chǎn)品“值錢”,而多是以“匯聚政商界優(yōu)質(zhì)資源”為賣點,并因此溢價??v然“知識干貨”不多,有些人仍趨之若鶩,不免讓人懷疑有些人是“崽花爺錢不心疼”,反正有公款埋單或“兄弟”企業(yè)贊助。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有些錯亂成分。
再者,如今的EMBA班、商學院等,其長知識功用的重要性也遜于搭建“關系網(wǎng)絡”。之前有媒體就披露,讀EMBA的目的通常有三個:鍍學歷、搞關系、資源交換。而很多國企高管去讀,難以擺脫醉翁之意不在酒、只為利用這政商聯(lián)姻的平臺借機勾兌的指責。這里面牽涉的權錢媾和,固然需要從增強“防腐”的前端管控著手,但對于這些天價培訓班的“掮客”作用,也該以“領導干部一律不得參加”、“國企高管須自費”等規(guī)約去沖淡和消解。
基于此,堵住國企負責人公款參加奢侈培訓的“后門”是反腐的題中之義,而拿公家的錢去混圈子、找人脈,或許也會倒在廉政審查的坎上。有些國企高管公款“鍍金”,暴露的是國企管理者培訓體系的缺位,這是系統(tǒng)化培訓保障機制的匱乏,也是對應效果評估、成果轉(zhuǎn)化機制的缺失,經(jīng)費、培訓結果的不透明。在此語境中,必須針對國企管理運籌的核心需求,進行定制式的培訓課程設置,實現(xiàn)企業(yè)目標、崗位技術要求和管理者職業(yè)規(guī)劃的銜接。在國企轉(zhuǎn)制正循序推進的情形下,也應讓對應培訓跟管理者層次需要對接。而這些設計,還應被納入長效機制的“大盤子”里,如培訓經(jīng)費的列支核查和賬目明晰原則、效果評估的可監(jiān)督性,都該有條文化的規(guī)約。
唯有如此,才能既滿足國企管理者的培訓需求,又避免公款的被濫用、被揮霍。對應天價培訓班里寄生的腐敗因子,也能在專業(yè)培訓與利益勾連的切割中,敦促相關培訓“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