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var content_array=["
关于<\/u><\/b>CheckMate-743<\/u><\/b><\/p> \n
CheckMate -743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对比标准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n=605)的治疗效果。该研究排除了间质性肺部疾病、活动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需要接受系统性免疫抑制、以及出现活动性脑转移的患者。在该研究中,303例患者随机接受欧狄沃(3mg\/kg,每2周一次)联合逸沃(1mg\/kg,每6周一次)治疗,持续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最长治疗时间为24个月。302例患者随机接受顺铂(75mg\/m2<\/sup>)或卡铂(AUC 5)联合培美曲塞(500 mg\/m2<\/sup>)治疗,每3周一次,持续6个周期,或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试验的主要终点为所有随机患者的总生存期(OS),其他疗效结局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和持续缓解时间(DOR),由盲态独立中心审查委员会(BICR)根据改良的RECIST标准进行评估。探索性终点包括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和患者报告的治疗结局。<\/p> \n 关于恶性胸膜间皮瘤<\/u><\/b><\/p> \n 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间皮细胞的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确诊病例约为3,000例[2]<\/span><\/sup>,以胸膜间皮瘤为主[3]<\/span><\/sup>。其发病与石棉暴露高度相关[4]<\/span><\/sup>。因诊断延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疾病已进展或发生转移[5]<\/sup><\/span>。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预后一般较差,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2至14个月之间,五年生存率约10%[6]<\/span><\/sup>。<\/p> \n 关于欧狄沃<\/u><\/b>®<\/sup><\/u><\/b>(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u><\/b><\/p> \n 欧狄沃<\/i>是一种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独特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帮助机体恢复抗肿瘤免疫反应。这种通过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的特性,使欧狄沃<\/i>已成为多瘤肿的重要治疗选择。<\/p> \n 基于百时美施贵宝在I-O治疗领域的科学专长,欧狄沃<\/i>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项目,涵盖多瘤肿的各期临床试验,包括Ⅲ期临床试验。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5,000名患者在临床研发项目中接受了欧狄沃<\/i>的治疗。欧狄沃<\/i>的临床试验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生物标志物对患者治疗选择的潜在提示作用,特别是识别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如何能够从欧狄沃<\/i>中获益。<\/p> \n 2014年7月,欧狄沃<\/i>成为全球首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欧狄沃<\/i>已在超过65个地区获得批准,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2015年10月,欧狄沃<\/i>与逸沃<\/i>联合治疗黑色素瘤成为首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免疫肿瘤(I-O)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目前已在超过50个地区获得批准,包括美国和欧盟。<\/p> \n 关于<\/u><\/b>逸沃<\/u><\/b>®<\/sup><\/u><\/b>(伊匹木单抗注射液)<\/u><\/b><\/p> \n 逸沃<\/i>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结合。CTLA-4是一种T细胞活化的负调控因子,逸沃<\/i>与CTLA-4结合后,能阻断CTLA-4与其配体CD80\/CD86的相互作用。阻断CTLA-4已被证明能够增强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包括肿瘤浸润性效应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抑制CTLA-4信号传导还可减弱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这可能有助于T细胞反应性(包括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普遍提升。2011年3月2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逸沃<\/i>(3 mg \/ kg)单药疗法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目前,逸沃<\/i>已在50多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逸沃<\/i>正在多个肿瘤类型中开展更广泛的探索。<\/p> \n [1]<\/span><\/sup>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10-2016.
[2]<\/span><\/sup> 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populations\/160-china-fact-sheets.pdf<\/a>
[3]<\/sup><\/span> Daniel H Sterman, et al.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流行病学. UpToDate.
[4]<\/sup><\/span> 唐善卫, 等. 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 2019,17(11): 1245-1250
[5]<\/sup><\/span> Daniel H Sterman, et al.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表现、初始评估和预后 UpToDate.
[6]<\/sup><\/span>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10-2016.<\/p>"];
$("#dvExtra").html(content_arra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