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3月16日 /美通社/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除了做好外部防護之外,食品安全也是防護工作重要的一部分。了解新冠病毒的相關(guān)特點,掌握在家及外出就餐注意事項,北京和睦家醫(yī)院幫助人們更好地防止“病從口入”。疫情期間如何才能吃得放心?北京和睦家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師張琳進行了解答。
張琳介紹,新冠病毒具有如下特點:
1. 對熱敏感。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新冠診療方案中提到56攝氏度30分鐘可有效滅活病毒。根據(jù)病毒學(xué)理論,溫度越高,病毒滅活速度越快。在對類似新冠病毒肺炎的SARS和MERS研究中發(fā)現(xiàn),SARS病毒在75攝氏度15分鐘可被滅活,而MERS病毒在65攝氏度15分鐘就可被有效滅活。
2. 可在物體表面短暫存活,經(jīng)接觸傳播。SARS和MERS的研究指出,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病毒可在塑料,玻璃,金屬表面存活超過72小時甚至更久。因此,這些病毒有可能短暫停留在人們日常接觸的物品和食物表面。
3. 病毒濃度越高,存活時間越長。針對SARS病毒的實驗發(fā)現(xiàn),在病毒數(shù)量提高100倍的條件下,其在紙張表面的存活時間可從5分鐘以下延長至1天之久。這提示人們,若身邊已發(fā)現(xiàn)確診病例,就更要好好做好全方位防護。
4. 免疫力低下、有基礎(chǔ)病(如糖尿病、心臟病、哮喘)的人群和老年人群似乎發(fā)展成重癥的風(fēng)險較高,更要重視防護和食品安全。
因此,在食物加工過程中,張琳提醒,需要根據(jù)食材的不同進行以下幾類處理:
1. 生吃的瓜果請洗凈或削皮食用;易感染人群可考慮用開水短暫浸泡瓜果。
2. 動物制品(肉、蛋、海鮮、未經(jīng)高溫/巴氏殺菌的奶制品)應(yīng)確保烹飪至完全熟透方可食用。拒絕野味。
3. 剩菜剩飯應(yīng)該用飯盒或保鮮膜密封包裹并及時冷藏,食用前徹底加熱;易感染人群建議避免食用未加熱殺菌的食物(如涼菜、沙拉)或剩菜剩飯。
4. 若常和外界接觸(因需出門較頻繁),在家用餐前用開水短暫浸泡餐具。有條件的家庭可用消毒柜為餐具和炊具消毒。
5. 選購食材時,減少接觸食材的實踐,尤其是生的動物制品。觸碰后及時徹底洗手。
6. 加工生熟食,刀具和案板應(yīng)分開,每次使用前應(yīng)用熱水浸燙。
同時,不論是在家或外出就餐,也需要注意食物入口衛(wèi)生,大眾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1. 徹底洗手再吃飯;食用帶包裝的即食食物前應(yīng)先洗凈雙手。
2. 與一同就餐的人盡量間隔1米以上(WHO建議的社交距離8),避免飛沫交叉感染。避免和出現(xiàn)癥狀的人一起就餐。
3. 詢問餐服人員餐具是否已消毒,若不放心可要求用開水沖洗餐具。
4. 避免聚餐分享食物,如果無法避免聚餐,請使用公共餐具(公筷、公勺)或?qū)嵭蟹植椭啤?/p>
5. 在外就餐或點外賣時,避免生冷或半熟的食物(如涼菜、沙拉、水果、刺身、七分熟以下牛排、三明治)。
6. 點外賣,盡量選擇高溫長時間加熱過的食物。(針對易感染人群)如果收到的外賣自測溫度低于60度,可自行加熱以確保安全。
7. 選擇便利店冷食時可要求店員幫助加熱,飲用罐裝飲料前用熱水或清水清洗易拉罐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