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德國柏曼Paulmann:品牌“融化”KOL

德國柏曼Paulmann
2020-10-28 09:00 6534
在未來,Paulmann將一如即往地堅持德國原創(chuàng)設計,將充滿秩序感與溫柔感的產品帶給中國用戶,并持續(xù)關注中國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與情感體驗。在品牌傳播上,用足夠沉得住的底氣,堅持找到真實的體驗官與熱愛者。

德國漢諾威2020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2020年,對德國Paulmann來說,是備受鼓勵的一年。

這份鼓勵,來自于作家圈、美食達人圈、設計師、明星夫婦、中國優(yōu)質家居博主圈的KOL,在真實的使用環(huán)境中,對于Paulmann從產品體驗者到被圈粉為真愛粉體驗官角色的切實轉變。

德國Paulmann始于1968年,創(chuàng)始人Rudiger Paulmann作為二戰(zhàn)后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始終堅信,宇宙中一定有某種神秘的力量,能散發(fā)出陽光一樣的光芒,照亮彼此、連接彼此。他心中的理想是:不僅讓電燈在功能層面為人們提供更經濟更優(yōu)質的照明,也在美學層面為人們帶來愉悅而溫暖的情感體驗。

時至今日,52年的光影時間,Paulmann在全球四十多個國家設立了銷售中心,也在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品牌價值觀以及社會活動上,不變初衷地踐行著Rudiger Paulmann先生的初心:成為人與人之間的光 (The light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連接人類,照亮彼此。

德國柏曼Paulmann創(chuàng)始人Rudiger Paulmann先生
德國柏曼Paulmann創(chuàng)始人Rudiger Paulmann先生

成為人與人之間的光,也不失獨屬于德國人的“秩序與溫柔”。

這份秩序與溫柔,也從產品一直貫徹到了品牌進入中國后的市場行為中。

Chanel時尚部門總裁Bruno Pavlovsky曾表示,雖然KOL的粉絲數(shù)量龐大,也非常了解粉絲的喜好和看待品牌的觀點,但這些粉絲希望看到的是KOL真實的觀點,而不是受雇于某品牌后發(fā)布的廣告。這段話在今天的品牌Marketing中,依然受用。

Paulmann在進入中國后,拒絕了簡單粗暴的廣告營銷,中國區(qū)負責人James一直認為,Paulmann應該足夠沉得住氣,用產品去獲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去尋找每一個真實的體驗者與熱愛者。

今天Paulmann的各大電商平臺,每一款產品的優(yōu)質體驗、每一個口碑的傳播效應,為Paulmann帶來了不少粉絲,包括優(yōu)質KOL。

編劇&作家 柏邦妮:寫字的人需要一盞明亮的燈

行走于“作家”與“編劇”身份之間的柏邦妮,身上還有個被讀者記住的標簽 -- “退學的高考狀元”。高考那年,她以全省藝術類狀元的高分考進南京藝術學院。但在當了一年的乖學生后對電影藝術產生了興趣,退學前往北京電影學院當旁聽生。拖著12捆書和4個編織袋,成為了南京藝術學院校史上第一個退學的人。

之后,在新版《紅樓夢》、《花木蘭》等電視電影中擔任編劇,在《奇葩說》、《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演員請就位》里表達觀點,擔任《很高興認識你》等真人秀的總策劃,錄音頻與讀者對話,也會獨自買票去街舞的比賽現(xiàn)場追星,一站到底六小時沒水喝。

熱熱鬧鬧的柏邦妮,真實、真誠、真切。

編劇&作家柏邦妮在柏曼Paulmann燈光下:寫字的人需要一盞明亮的燈
編劇&作家柏邦妮在柏曼Paulmann燈光下:寫字的人需要一盞明亮的燈

她也是德國Paulmann(柏曼)今年合作的KOL中不失真實、真誠、真切的一位。從最初的“接觸品牌,產品體驗”到化身Paulmann的“真愛體驗官”,Paulmann Münter護眼臺燈陪著她在深夜的桌面,死磕了一個多月的劇本。她甚至在朋友圈主動力薦朋友們使用這款護眼臺燈。

最近,她將這盞燈送給了她的作家朋友們。

寫字的人需要一盞明亮的燈,這是她說給Paulmann的原話。

美食作家 邊邊:在廚房,我是一道光,價值感與被認同感都在那里

美食作家邊邊的身上映射出來的,是大多城市女性的寫照。在做媽媽之間面對的真實現(xiàn)狀是:回歸家庭。價值感與情緒在慢慢被消逝時,她偶然一次將做的美食發(fā)在了互聯(lián)網(wǎng)上,收到了許多關注與互動?!澳鞘俏一貧w家庭后,第一次獲得價值感與被認同感。于是我開始堅持做美食分享給網(wǎng)友,那種極大的被認同感,拯救了我?!?/p>

一年間,邊邊在美食平臺收獲了百萬粉絲,出版了美食書《花邊食事》。Paulmann找到她時,她正經歷另一段轉變,“開始有些抗拒接廣告了,想做的東西,被改來改去沒了模樣?!?/p>

Paulmann送了邊邊一盞“國王湖”餐廳燈,只邀請她在“國王湖”下與家人感受晚餐。她為Paulmann創(chuàng)作了一條短片,并寫了這樣一段話:真正有趣的生活,不一定需要用詩和遠方”來堆砌。它囿于廚房,卻容得下山川湖海的縱橫生趣,我熱愛廚房,鐘情于與美食談情說愛,更擁抱在這樣誘人的燈光下,與家人在一起的晚餐,感受這片溫柔。

美食作家邊邊在柏曼Paulmann燈光下:在廚房,我是一道光,價值感與被認同感都在那里
美食作家邊邊在柏曼Paulmann燈光下:在廚房,我是一道光,價值感與被認同感都在那里

一個月后,她給Paulmann發(fā)來消息:今天約朋友們來家里,從進門開始,她們都說感覺我家不一樣了,直到吃飯?zhí)ь^看到“國王湖”。

這還真是應了作家&編劇柏邦妮說的那句話:燈光真是有著牽一發(fā)動千鈞的效果。

明星夫婦 蘇童童&朱天福 他經常要外出拍戲,他在家我會感覺更有安全感

天津衛(wèi)視主持人蘇童童的丈夫是賈玲公司的藝人,“他之前在外拍戲或者去外地上節(jié)目,我基本都會陪著。但現(xiàn)在有了孩子,就沒辦法跟著到處走了”。蘇童童今年晉升為新手媽媽,初期“藝人妻子”、“新手媽媽”這樣的角色疊加多少讓她不適應。

丈夫朱天福在成為爸爸后,微博上除了演出信息,基本都是女兒的日常,情緒里都是父愛。“他在有了小孩之后,拒絕了許多出長差拍戲的機會,盡量在北京附近,畢竟孩子還小。”蘇童童分享了許多明星丈夫成為奶爸的趣事,“他甚至擔心床頭燈過亮,在燈上面套了個塑料袋。”

Paulmann為蘇童童夫婦換掉了套著塑料袋的床頭燈,送了她一盞Paulmann Pinja,一盞一體式LED記憶無極調光的床頭燈,粉絲們在夫婦倆的微博下留言:天福哥的塑料袋燈終于離場了。

“柔柔暖暖的光,像在睡前擁抱我和寶寶。父親這種身份其實和燈光很像,看似不重要了,看似媽媽們都很強大了,但他在家,我就更有安全感。這個家也好像更穩(wěn)重了?!?/p>

一道好光,應該是安全的、帶著情感體驗的。

一如父親角色。

明星夫婦 蘇童童&朱天福與孩子在柏曼Paulmann燈光下 :他經常要外出拍戲,他在家我會感覺更有安全感
明星夫婦 蘇童童&朱天福與孩子在柏曼Paulmann燈光下 :他經常要外出拍戲,他在家我會感覺更有安全感

明星攝影師 醒小C:我是“明星光”,也是“媽媽光”

卡萌創(chuàng)始人醒小C,執(zhí)掌鏡頭13年,熱愛又專注,颯爽也溫柔。她拍明星,也拍普通人,拍單身女孩,也拍婚姻愛情,她說鏡頭里每個人都很好看,但心情卻千差萬別。

Paulmann負責人對話醒小C的時候,她正在進行樣片拍攝,空隙間溝通的五分鐘,她的對話打動了Paulmann,“攝影師在鏡頭前像閱讀者,看一束束光灑在不同人的眉宇間??赡茉谀衬昴吃履程扉g,不經意看見這張照片時,我相信他們還能想起那一天的心情。這就是鏡頭的魅力。拿起鏡頭這件事,單憑著喜歡你可以走進這條路,但熱愛決定了這條路你走多遠。在懸崖旁邊日夜取景拍攝也沒覺得辛苦過,因為這些,我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放下鏡頭我可以完全不被打擾地陪兩個孩子?!?/p>

Paulmann送了小C一盞Luka子母燈,最初她將這盞燈放在了辦公室。

我一直覺得拍攝布景很重要,景能給一個靜態(tài)的畫面帶來生機。同樣,家里的每一個物品,都能在家里扮演一個角色。Paulmann的Luka子母燈被我從辦公室運回家搬進了臥室,變成了親子閱讀的陪伴者。親子閱讀是件愉悅的事情,在愉悅之下,孩子們形成了和我閱讀的習慣。Luka更像是給了一種親子環(huán)境?!?/p>

明星攝影師 醒小C在柏曼Paulmann燈光下:我是“明星光”,也是“媽媽光”
明星攝影師 醒小C在柏曼Paulmann燈光下:我是“明星光”,也是“媽媽光”

好好住家居達人ROCOCO在使用Paulmann的產品時,給Paulmann寫過這樣一段話:想拿《樂隊的夏天2》奪冠的重塑樂隊類比一下一直堅持德式設計的Paulmann:靈魂人物華東早年在德國留學的經歷,極深的影響了他的音樂。重塑的音樂有很強的秩序感,嚴謹精密得幾乎無懈可擊;而正像劉敏說的,他們的音樂并非沒有感情,只是不外露而已??此票鋰烂C,細節(jié)卻“暖”得令人瞬間融化,這就是我理解的堅持德式設計的Paulmann。

在未來,Paulmann將一如即往地堅持德國原創(chuàng)設計,將充滿秩序感與溫柔感的產品帶給中國用戶,并持續(xù)關注中國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與情感體驗。在品牌傳播上,用足夠沉得住的底氣,堅持找到真實的體驗官與熱愛者。

消息來源:德國柏曼Paulmann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TMT
微信公眾號“全球TMT”發(fā)布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媒體、通訊企業(yè)的經營動態(tài)、財報信息、企業(yè)并購消息。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