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復旦“抄襲事件”:專家稱缺乏危機公關意識

“好歹自家過110周年大壽,結果卻拿了隔壁老壽星的舊禮服穿,這也太掉價了”。因為5月27日推出的學校宣傳片《To My Light》涉嫌抄襲,復旦大學已被不少網友譏諷成了“復制大學”。

這部宣傳片全長4分50秒,與傳統(tǒng)的高校宣傳片風格迥異,卻與東京大學宣傳片《Explorer》驚人相似,兩者從構思、到旁白、直到女主角的動作都近乎一致,只不過主角的身份變成了女宇航員。復旦由此深陷危機,人們的負面評價此起彼伏。不少媒體研究者向記者表示,復旦在處理這次危機時的舉動卻顯得失了方寸,這給很多缺乏公關意識的高校、醫(yī)院、公益組織等機構敲響了警鐘。

最新進展:

從堅決否認到承認借鑒

27日當晚,作為該劇的制片人,也是復旦宣傳部副部長的滕育棟,在紀錄片被質疑了近5個小時后首度發(fā)聲,但他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復旦大學官方并沒有就此有任何回應。滕育棟當時堅決否認宣傳片抄襲:“我們是從校友事跡寫的本子,選題不同。我們創(chuàng)作劇本的過程是獨立的。具體拍攝制作由第三方公司完成?!?/p>

但因為這個紀錄片雷同度太高,滕育棟的回應很快就引來了網友如潮的質疑聲。28日下午,復旦匆匆撤下涉抄襲的宣傳片,3小時后,新版復旦校慶宣傳片又悄然上線。該片全長近13分鐘,與備受爭議的前作風格迥然不同,非常傳統(tǒng)。

但奇怪的是,28日晚間,制片人滕育棟又再度出現(xiàn),接受《澎湃新聞》采訪,他表示“坦誠地接受校友們和所有關心復旦的人的批評和質疑,并隨時準備接受應有的處理”,而且,“對這部片子對學校聲譽造成的傷害深感自責,真誠地道歉?!?/p>

滕育棟當晚這樣介紹來龍去脈:“我們從媒體的報道上看到了該校友的故事。2014年1月6日,中青報刊發(fā)整版報道《把危險試遍——中國第一支民用飛機試飛工程師團隊揭秘》。新民晚報在2014年5月也作了題為《上海女孩的試飛故事》的報道。我們收集到了她的事跡,覺得挺贊的。于是和她取得了聯(lián)系,和她進一步接觸后,發(fā)現(xiàn)其事跡很有沖擊力,很不容易,可以為其量身定做一部片子?!?/p>

制片人有“前科” 曾否決小范圍播放提議

滕育棟承認存在借鑒,也承認存在失誤,卻依舊不承認是抄襲:“2015年2月,我們進行了劇本的創(chuàng)作,女主人公的經歷是獨一無二,她的事跡也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短片從2015年4月份開始拍攝,因題材類似,攝制團隊比較多地參考了東大短片的敘事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紤]到劇本改編自真人真事,且試飛的懸念、時空的錯位、主角與老先生們的深度互動等等,都是東大宣傳片沒有的,因此我們沒有改變拍攝計劃?,F(xiàn)在看來,當初的認識顯然是錯誤的。由于我們選擇畫質較高的4K技術拍攝,剪輯進度比較慢。因為趕時間想盡快做出來,在送審時,沒有向學校有關部門全面匯報拍攝的過程和背景情況。”

而在昨天下午,有宣傳片攝制團隊的成員匿名對外透露,其實在創(chuàng)作和拍攝過程中,已多次有人提醒滕育棟,短片和東大那部太過接近,建議“改一改思路”,但滕育棟堅持己見。甚至有團隊成員提議能否只在校友會等小范圍場合播放,而不是高調上線?這一提議也被滕育棟否決。

另有媒體報道稱,滕育棟素來有借鑒習慣,據(jù)一位曾經在《復旦青年》和滕育棟一起工作的學生表示,這確實是滕育棟布置工作的風格……滕育棟在做選題時常常會提幾個標桿性的作品來要求同學,并會告訴實施者,要以此為標桿做出有特色的東西。

傳播專家:

危機對其他機構是最好的提醒

“對于很多企業(yè)和政府機構,他們都已經比較熟悉危機公關的手法了,反而像高校、醫(yī)院、公益組織等類似機構,他們在處理危機事件時,內部的機制、經驗、措施都有不足,這起危機,是對這些機構最好的提醒?!闭劦綇偷┬麄髌u事件,一位資深新聞傳播學者一聲嘆息。

這位學者認為,在這起危機發(fā)生時,復旦的反應不太及時,在自媒體時代,類似事件在一兩個小時內就會成為全國的熱點事件,相關機構應該在4小時內對事件作出盡快回應,否則事件就會朝著不利、負面的方向發(fā)展。

而由宣傳片制片人、復旦大學宣傳部副部長滕育棟出面回應媒體,則又是校方的“敗筆”。學者認為,滕育棟本身是事件的當事人,他的回應是要為自己辯解的、不客觀的,不應該作為復旦官方的回應。

聲音

危機發(fā)生后 復旦哪里做錯了

前述學者表示,這起危機事件給很多社會機構提了醒:第一,發(fā)生危機事件時,機構應該在4小時內告訴公眾真實可靠的信息;第二,要指定專業(yè)的機構或新聞發(fā)言人發(fā)出企業(yè)的聲音;第三,要避免某一個人捅了簍子,讓整個機構的聲譽受到損害,要保障企業(yè)內部溝通渠道的暢通;第四,要嚴格監(jiān)管外包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出現(xiàn)相關的危機,要界定危機事件中供應商與自身機構的責任;第五,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危機信息傳播速度快了很多,機構需要適應這種傳播方式,建立迅速及時的應對方式。

同樣,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張寧告訴本報記者,復旦在此次宣傳片危機事件中,犯了兩個比較嚴重的錯誤,導致事件的負面效應擴大化。張寧認為,一些機構在公共傳播過程中,首先應建立危機的預防機制,“110周年校慶對于復旦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隆重的事件,學校最開始就應該有危機預防意識?!?/p>

而如果學校沒有預防到位,事件在網絡中迅速傳播了,校方就應該非常重視這件事,立刻將這個宣傳片收回,同時應該推一個有經驗的新聞發(fā)言人出來,把各方面的情況都了解清楚。“危機發(fā)生之后,機構要本著溝通、勇于承擔責任的姿態(tài)出現(xiàn),而不是隨便找一個人出來亂說,在危機公關中,出爾反爾是最忌諱的事,會嚴重影響機構形象。”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武威 賀涵甫

原標題:抄襲?借鑒?傻傻分不清 道歉?嘴硬?打臉打得痛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Stella,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bcouya.cn/blog/archives/16526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