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硬件和軟件,正在上演著一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戲碼。當人們預測2013年是軟件與硬件、存儲和服務器融合之年的時候,我會更多地關注硬件與軟件廠商潛移默化的改變。在存儲領域,CommVault是一家多少有些特立獨行的軟件公司,它只做軟件,它只有一款產品,它創(chuàng)建17年從未收購其他公司,6年綜合成長力25%,市值30億美元,與蘋果谷歌一同被財富雜志評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7家公司。
然而在融合大潮的沖擊下,像CommVault這樣在存儲軟件市場保持獨立運營的廠商已然不多,更何況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多數都同時擁有硬件業(yè)務,CommVault如何應對?前不久,CommVault全球技術服務副總裁Robert Kaloustian接受記者采訪在談到這個問題時,他反復強調一個詞:“開放”。作為一家純軟件廠商,CommVault更明白與合作伙伴取長補短、互惠互利的重要性。
所以CommVault一直堅持著兼容并包的路線,不僅可以面向不同云平臺進行整合,支持83種不同的磁盤陣列,能直接管理和調用這些硬件設備自身的快照功能,在異構環(huán)境下通過應用感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小顆粒度恢復數據;而且開放的API接口可以整合其他快照管理和應用管理特性,查詢和獨立數據信息。“我們要做的是開放的平臺和純粹的服務。”
Kaloustian坦言,在這個過程中CommVault的某些產品功能可能會和合作伙伴重疊,但是通常CommVault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并把精力放在去挖掘彼此之間的結合點為自己所用,例如利用API開放接口做整合和優(yōu)化,這樣合作伙伴也更愿意將CommVault的產品推薦給客戶,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通過API我們會有更大的渠道,讓我們把解決方案帶入企業(yè)的心臟,而有些是我們僅憑自己能力無法滲透進去的。”
CommVault與競爭對手軟件產品線的功能對比
與戴爾的合作正是這樣一種博弈。戴爾軟件戰(zhàn)略的“重構”曾經引發(fā)了不少關于戴爾與軟件廠商漸行漸遠的猜測,CommVault與戴爾在中小企業(yè)解決方案上的確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是現在雙方的主要合作更多集中在高端企業(yè)級客戶,尤其是前不久二者聯手推出面向大中型企業(yè)的PowerVault DL2300數據保護一體機。
“和戴爾的合作,一方面戴爾對CommVault的支持度仍然很高;另一方面,我們自己的銷售團隊也在自身調整,表面上看可能是損失掉了一些戴爾的客戶群,但實際上通過與其他合作伙伴也能接觸到類似的客戶群,銷售渠道沒有完全消失。”
CommVault的合作框架,包括云、平臺、硬件、應用和垂直市場五個部分
而CommVault積極迎合一體機的姿態(tài),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與合作伙伴之間的互動。Kaloustian表示,CommVault在一體機市場扮演著“產品簡便化”的角色,也就是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功能,例如針對虛擬化環(huán)境的一體機和針對快照管理的一體機對軟件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
不過同時他也強調說,從某些方面看一體機是一種不錯的產品,但達到某個程度之后,就會出現實際成本高、數據遷移難、與新增設備之間無法順暢管理等問題。
除此之外,Kaloustian還與記者分享了近幾年企業(yè)在備份意識上一些潛移默化的改變。例如,國外的大型企業(yè)對于這種一體化的理念接受度越來越高,尤其是他們在金融危機之下面臨降低成本的壓力很大;而中小企業(yè)對于功能專注度要更高一些,對于集中做好例如歸檔或者備份等功能需求,推動著這種規(guī)模企業(yè)的模塊化采購,同時也對后續(xù)成長具有一定伸縮性提出了要求。
他還強調說,現在國外企業(yè)機構越來越在意備份的長期成本,評估備份計劃時通常是以5年時間計算的,現在國內企業(yè)還沒有考慮那么長遠,多數是以3年時間計算,但“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備份已死,但備份需求還在。” Kaloustian堅定地認為傳統(tǒng)備份已經滅亡,是因為原來使用傳統(tǒng)方式備份數據,但是后來增加了后端處理環(huán)節(jié)以后,就不再是備份而是一種現代化的數據保護,而且傳統(tǒng)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如今的數據保護需求,例如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用傳統(tǒng)備份方法也許一天24小時都備份不過來。
但是數據保護的需求還在,最終還是得恢復數據。“備份需求完全改變,但是有效恢復數據的需求永遠不變。”在他看來,這也是現代化數據保護的未來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