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4月21日 /美通社/ -- 強生公司在華制藥子公司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旗下特諾雅®(古塞奇尤單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TREMFYA®,Guselkumab)已在中國上市,用于適合系統(tǒng)性治療的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成人患者。特諾雅®是全球首個獲批的白介素23(IL-23)抑制劑,可以靶向抑制IL-23這種在銀屑病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細胞因子[1],[2]。
2019年12月在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NMPA)的加速審批后,特諾雅®繼而來到中國。其長效持久的皮損清除效果已在全球III期研究(VOYAGE 1、VOYAGE 2)中得到證實。研究表明,相較于安慰劑對照組和TNFi對照組,在第16周, 73.3%(VOYAGE 1)和70.0%(VOYAGE 2)接受特諾雅®治療的患者,其皮損清除面積>90%(PASI 90),而TNFi對照組只有49.7%(VOYAGE 1)和46.8%(VOYAGE 2)。在第48周,76%接受特諾雅®治療的患者仍可維持PASI 90應答。[3],[4]同時,在長期隨訪中,研究顯示,使用特諾雅®治療的患者4年仍可維持在PASI 90高應答。
在特諾雅®的臨床研究中,沒有明顯信號表明會增加惡性腫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或嚴重感染的風險,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上呼吸道感染。
特諾雅®體現(xiàn)了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治療方案的重大進步,正如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皮膚科主任晉紅中教授所說,IL-23是銀屑病致病通路核心調控因子,通過靶向抑制IL-23,對銀屑病發(fā)病進行整體調控,從而實現(xiàn)長效持久的皮損清除效果。
“銀屑病患者常常要忍受由紅斑、鱗屑、皮膚發(fā)炎而引起的身體疼痛”,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皮膚科主任、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前主任委員張建中教授指出,“斑塊狀銀屑病對患者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并且常帶來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心臟病和抑郁癥等?!?/p>
“由于銀屑病慢性、終身性的特點,患者需要長期治療,卻經(jīng)常擔心由于藥物失效而帶來的疾病復發(fā)問題”,銀屑病病友互助網(wǎng)創(chuàng)始人史星翔先生強調,“因此,中重度銀屑病患者也需要能夠提供長久療效的治療方案,以長期保持皮損的清除效果?!?/p>
“很高興看到特諾雅®為中國銀屑病患者帶來治療新選擇”,楊森全球研發(fā)免疫疾病領域副總裁Lloyd Miller博士說道,“中國有超過100萬的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他們正在遭受疾病帶來的痛苦甚至是致殘的影響,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為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而不斷努力。相信特諾雅®,這一創(chuàng)新的治療方案可以滿足患者亟待解決的治療需求,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p>
西安楊森始終致力于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包括銀屑病患者,提供創(chuàng)新的生物制劑和醫(yī)療解決方案。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總裁Asgar Rangoonwala表示:“西安楊森將堅守承諾,繼續(xù)與相關機構通力合作,為提升藥品可及性、造福中國患者而不懈努力。”
目前,特諾雅®已進入中國,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26個城市。同時,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啟動了“特啟新生”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的援助項目,向低收入和低保的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提供特諾雅®(古塞奇尤單抗注射液)藥品援助。
重要安全信息
詳細處方信息,請見:
[1] Tang C. et al. Interleukin-23: as a drug target for autoimmune inflammatory diseases, Immunology. 2012 Feb; 135(2): 112–124. |
[2] Nawas Z. et al. A Review of Guselkumab, an IL-23 Inhibitor, for Moderate-to-Severe Plaque Psoriasis. Skin Therapy Lett. 2017 Mar;22(2):8-10. |
[3] Blauvelt A, Papp KA, Griffiths CE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uselkumab, an anti-interleukin-23 monoclonal antibody, compared with adalimumab for the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soriasis: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double-blind, placebo- and active comparator-controlled VOYAGE 1 trial. J Am Acad Dermatol. 2017;76:405-17. |
[4] Reich K and Armstrong A.W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17;76(3):41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