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波音聯(lián)姻:這家航空業(yè)巨頭會接受“中國制造”嗎?
為了寫這篇有關“我們喜愛的內容”的博客,我們需要回顧一下美通社在7月11日從波音收到的一篇新聞稿——《波音預測全球未來20年需要39,620架新飛機 價值5.9萬億美元》。
順便說一下,為什么在標題里使用數(shù)字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做法?答案就在這篇新聞稿的標題里。這篇文章里的數(shù)字非同尋常,絕對值得我們仔細探究。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數(shù)字,5.9萬億美元大概是阿根廷一年GDP的十倍。別忘了,這是一家公司的數(shù)字,而不是一個國家。從波音的官方數(shù)據(jù)來判斷,制造39,620架飛機需要花費他們超過54年的時間。
但從這篇新聞稿來看,他們打算在20年內就完成交付。
那么,他們準備怎樣完成這一目標呢?
在近40,000架的新飛機中,有大約15,130架,也就是40%,要在亞洲交付??紤]到“亞洲”占世界人口的60%,這個數(shù)字本身也就不足為奇了。
波音要怎樣完成這一目標呢?這一點還是要拭目以待。這家公司直到目前仍然很抗拒,或者說沒用明確表示會將任何制造或裝配活動轉移到美國以外的地區(qū)。波音每年交付約750架飛機(可惜不是747架),但不管怎么算,750乘以20都達不到39,260。
其實我們只需要去prnewswire.com上的波音媒體室就可能找到答案,主要看下面這些標題:
– 《中國南方航空訂購12架波音787-9夢想飛機》
– 《波音獲中國客戶30架737飛機訂購承諾 買家身份未披露》
– 《波音和昆明航空簽訂10架737 MAX 7飛機合作備忘錄》
– 《波音與東海航空宣布25架737 MAX 8和5架787-9購買意向》
特別值得注意的一篇是:
《波音預測中國未來20年需要6,810架新飛機 價值1萬億美元》
這些是僅僅3個月里發(fā)布的新聞稿。其中第二篇和第三篇發(fā)布在同一天。
如果一個市場要斥資1萬億美元訂購近7,000架飛機,那么波音要采取一些行動也就順理成章了,而且可能是之前從未有過的新行動。
這家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空客早在2009年就在天津建設了一家制造廠,而且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空客正在離這家廠不遠的地方忙著建第二家。過去7年來,空客一直渴望為中國航空市場的發(fā)展提供大力支持,這也幫它在中國搶下近50%的市場份額。
北京新機場建設正酣 規(guī)劃建設七條跑道
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而這里的客運航空市場也發(fā)展地紅紅火火。相對來說進入這個市場不久的公司,例如廈門航空和海南航空已經開始提供從中國內地二三線城市直飛全球眾多主要目的地的航班。就在幾年前,誰能想到2016年就能夠從長沙直達墨爾本,或者從阿姆斯特丹直飛廈門呢?
然而,中國對加大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渴望也掩蓋不了自己的不足。中國的機場和航空公司在業(yè)內通常都是表現(xiàn)墊底的。但當代中國最不缺的就是雄心勃勃的解決方案,例如計劃在北京建造最新、最大、最一流、耗資最高的機場。
這家新機場預計在2019年投入運營,年旅客吞吐量將達7200萬人次,屆時可能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最繁忙的機場,而且高鐵站就在航站樓內部穿過,并規(guī)劃建設7條跑道,其雄心壯志可見一斑。
這樣的發(fā)展速度足以引起任何一家公司的重視,即便是對傳統(tǒng)如此執(zhí)著的波音。好多年來,這家公司對中國的追求一直撲朔迷離,而從這些數(shù)字來看,“愛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毫無疑問,有“中國制造”這個標簽的產品不再像以前那樣備受詬病了。然而,棘手的問題仍然存在;這個世界準備好接受“中國制造”的飛機了嗎?
本文為美通社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趙曉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bcouya.cn/blog/archives/1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