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新聞通稿及其他內容的5大要訣

在推廣新聞、信息方面,Twitter具有任何其他社交網(wǎng)絡媒體都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因為Twitter一直以信息為生存基礎。Twitter的觀眾靠著新聞信息的消費和分享而找到志同道合者,很自然地,Twitter逐漸成為了許多記者、博主、以及公關人士日常工作的必備工具。但是,僅靠寫出優(yōu)秀內容是不足以讓文章廣泛傳播的。以下一些技巧可以幫助你大大擴展觀眾群:

  1. 從各種角度對同一內容發(fā)布Twitter貼,最大程度的吸引大家的興趣。新聞通稿、白皮書、博客文章、案例研究通常都包含著各種不同的角度。應該發(fā)現(xiàn)各種角度,并從不同角度寫Twitter貼。此外,如果文章內容還包括圖表、照片、視頻,你也可以把它們單獨用Twitter貼子發(fā)出去。
    ?
  2. 用一段時間把各種Twitter貼子逐漸發(fā)出去,以便盡可能擴大觀眾的范圍。因為,對許多人來說,Twitter貼子是一種即時新聞的工具。保持新鮮感很重要。
    ?
  3. 給你的內容加上適當、有效的主題標簽,讓內容更容易被找到?;c時間研究、搞清楚其他人在討論你的Twitter貼時會經(jīng)常使用的主題標簽,然后,最好使用這些標簽。
    ?
  4. 編排你的內容,讓其他人很容易Twitter轉發(fā)。要讓其他人樂于轉發(fā)你的信息,你可以加上一些提示符號:段落項目符號、精辟的段落標題什么的。
    ?
  5. 要讓其他人樂于轉發(fā)你的信息,你的Twitter貼最好盡可能短。簡短的Twitter貼好轉發(fā),給其他人轉發(fā)也留下了評論空間。

一、從各種角度對同一內容發(fā)Twitter貼
不要只從一個角度發(fā)貼,多找些角度。這樣,你就能提升你發(fā)布內容的吸引力了,因為不同的觀眾群可以各得其所。 例如,一位有影響力的博主可能會忽視掉一條Twitter貼,但可能會發(fā)現(xiàn)從不同角度寫的同一內容變得興趣盎然。

  • 把你內容的事實、結論、要點部分,用不同的帖子分別發(fā)出。
  • 引用原文時,要列明出處。特別是當引用鏈中包括其他Twitter博主、其他Twitter貼中的原話、以及推客鏈的時候。(比如,“不要只從一個角度發(fā)帖,多找些角度@sarahskerik[相關文章鏈接]”)。
  • 如果你在YouTube上上傳了某個視頻,或者配有相關的圖表,你可以用不同的帖子分別發(fā)出去。

二、逐步發(fā)出Twitter貼
我絕不會簡單地制定出一個被動的Twitter發(fā)帖時間表。我一般會在1到2天寫好白皮書、其他內容的各種角度的一系列Twitter貼(參見我的“各種角度寫貼”要訣),然后,制定好發(fā)布的時間表計劃。但把所有貼子一次全發(fā)出去效果不好,因為在一個短時間段內看到我貼子的人會是同一撥人。逐步發(fā)出Twitter貼子,則可以讓此期間進出Twitter的不同人群看到我的貼子。搜索引擎也會按照時間序列搜索、排序Twitter貼子。 逐步發(fā)出貼子,特別是貼子們還都指向同一個URL源文件地址時——在搜索排名上也會讓你排名稍微提升一些的。

三、使用適當、有效的主題標簽
主題標簽可以讓Twitter上的海量信息容易搜索、分類。使用適當、關聯(lián)的主題標簽,可以讓觀眾更容易理解你發(fā)布信息的主要內容。你可以在Twitter上搜索你自己的文章,就可以發(fā)現(xiàn)備用的主題標簽了,還可以瀏覽Twitter貼子看看曾經(jīng)使用的主題標簽是什么。比較明智的做法是,試試搜搜相關的各個主題標簽,確保你的貼子信息能夠在預期的類別中被搜到。

四、編排你的內容,讓其他人很容易Twitter轉發(fā)
我之前專門寫文章介紹過這個觀點,但我還是想重復一下。如果你讓內容容易而且樂于轉發(fā),其他人就會更容易轉發(fā)你的貼子。這些措施包括:精辟的標題、精心的項目符號、以及吸引人的精悍問題。
相關閱讀: 《如何寫出一篇容易被Twitter轉發(fā)的新聞通稿

五、引用他人Twitter貼
我在是否引用他人原文這個問題上,有點兩難。一方面,給出參考路徑,有助于推廣公司希望傳播的信息源;另一方面,狂熱的Twitter博主有著自己重新寫內容的沖動。我最后的結論是:給出他人原文路徑的做法比較好。因為,喜歡重新寫內容的人(有粉絲可能會力捧),即使不該寫他人原文、也總會有東西可以原創(chuàng)的。
至少,你應該加上相關的主題標簽和URL源文件鏈接,讓其他人可以在Twitter貼子中可以引用。還有,你要確保你貼子中引用的Twitter貼子短小、精辟。
總之,寫Twitter貼子是一門藝術,需要在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嚴謹?shù)木庉嬐晟啤⒁约皩τ^眾興趣的準確預判之間,獲得精準的平衡。除了上述要訣,你是否有其他要訣值得分享?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劉曉林,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bcouya.cn/blog/archives/444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