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2024年7月8日 /美通社/ -- 今天在阿姆斯特丹ESHRE第40屆年會上發(fā)表的一項開創(chuàng)性研究顯示,在體外受精(IVF)期間取出卵母細胞之前接觸細顆粒物(PM)可以將實現活產的幾率降低近40%。
該研究分析了在采集卵母細胞領先的兩周內PM10暴露情況,發(fā)現當將最高四分位數與最低四分位數進行比較時,活產的幾率降低了38%。
該研究在澳大利亞珀斯進行了為期八年的研究,分析了來自1,836名患者的3,659例冷凍胚胎移植。 該研究檢查了取回卵母細胞前四個暴露期( 24小時、2周、4周和3個月)的空氣污染物濃度,并創(chuàng)建了模型以考慮共同暴露。
取卵前3個月PM2.5暴露量的增加也與活產幾率降低有關,從第二個四分位數的0.90降至第四個四分位數的0.66。
重要的是,盡管在研究期間整體空氣質量良好,但仍觀察到空氣污染的負面影響, PM10水平和PM2.5水平分別僅在研究日的0.4%和4.5%超過了世衛(wèi)組織的指南。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Sebastian Leathersich博士解釋說: “這是第一項使用冷凍胚胎移植周期來分別分析卵子發(fā)育期間以及胚胎移植和早孕期間污染物暴露的影響的研究。 因此,我們可以評估污染是否對卵子本身或懷孕早期階段產生影響。”
Leathersich博士進一步表示: “即使在世界上空氣質量極佳的地區(qū),冷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空氣污染量與活產率之間也存在著強烈的負相關性。 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暴露必須成為關鍵的公共衛(wèi)生優(yōu)先事項?!?/p>
ESHRE當選主席Anis Feki教授評論說: “這項重要的研究強調了空氣污染與較低的試管嬰兒成功率之間的重要聯系,在卵母細胞取出之前,活產的顯著減少與較高的顆粒物暴露相關。 這些發(fā)現強調了持續(xù)關注生殖健康中的環(huán)境因素的必要性。”
該研究摘要將于今天發(fā)表在世界領先的生殖醫(yī)學期刊之一《人類生殖》上。